2017年以来,蓬安县人民法院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主线,以创建“五型法院”为抓手,以人民群众看得见的方式,全面履行审判职能,全力提升司法管理水平,积极践行司法为民宗旨,不断强化自身建设,促使各项工作不断发展,提升法院为民服务形象。
创新举措提高工作效率。在河舒法庭试行“要素式审判”法,针对不同类型的案件提炼不同的审判要素,在开庭前组织双方当事人填写《诉讼要素表》,明确争议焦点、强化庭审功能、简化文书制作、显著提高审判工作效率。今年3月,该院与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县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网格化服务管理,推进社区调解工作与司法调解有效对接的实施方案》,积极搭建人民法院与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对接平台,建立信息互通和工作协作机制,充分利用网格员优势深入开展诉调对接工作、切实解决“送达难”、“执行难”等问题。加强沟通衔接,在县民政局、交警大队等部门设置法官调解点,从诉讼服务中心选调审判经验丰富、善做群众工作的优秀业务骨干定期到调解点开展登记立案、司法确认等审判服务,成功司法确认80余件案件。
细化服务提升便民水平。充分发挥诉讼服务中心便民服务效果,优化人员配置,完善服务设施,实现立案审查、信访接待、咨询导诉、诉前调解、执行立案、材料收转等“一站式”服务,并做到“三声四心”,即面对来访群众“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接待热心、听记细心、答复诚心、处理问题有决心”。对年老、体弱、残疾等行动不便的当事人和关乎民生的案件,积极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上门审理、优先执行。高度关注贫困群众的司法需求,加大司法惠民力度,与县委政法委联合制定《特困群体案件执行救助实施办法》,帮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今年以来,共为经济困难当事人、精准扶贫对象当事人减、免诉讼费3.75万元,为18起案件中生活困难的当事人申请司法救助资金17.3万元。
信息公开助推阳光司法。完善人民法院网站建设,开通微博、微信,打造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网络庭审直播公开“四大平台”,充分运用官方网站、微博微信、法院开放日等形式,进一步创新司法公开手段,不断拉近司法与公众的距离,让公平正义看得见、摸得着。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意见、建议,适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执行、观摩庭审活动150余人次,并通过赠阅内部刊物、手机短信平台等方式,确保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及时了解人民法院的审判、执行工作。积极推进审判公开,确定今年5-7月为院庭长示范庭公开月,要求所有院庭长在活动期间集中开示范庭,通过中国庭审公开网直播庭审21件,深入推进司法改革,全力实现司法公开公正。
真诚帮扶助力精准扶贫。该院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工作,该院31干警与帮扶村31户贫困户86人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由院领导带头组成帮扶小组,深入贫困户家中面对面沟通交流,与驻村干部进行座谈,因地制宜制定脱贫方案。立足帮扶村实际,赠送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和耗材,乒乓球拍、羽毛球拍等文娱用品,组织全院干警捐献图书200余本,改善帮扶村的办公设施条件,增强文化娱乐形式,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利用“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等节点,组织干警开展“送法下乡”法治宣传活动,围绕生态司法保护、预防职务犯罪、妇女儿童保护、涉农法律咨询等方面,提供法律咨询120余人次,分发宣传材料100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