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蓬安县法院创新性推行“审管建言”工作机制,通过全员参与,发现审判、执行实务及审判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由专人或团队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办法,形成指导意见,再以《审管建言》的形式印发,不断规范审执行为、提高业务技能、提升审管效能。
一是设置问题处理流程。问题来源为审判监督中的共性化问题、审判管理过程中的典型化问题、审判实务中的具体化问题。问题发现者对问题总结提炼后报送审管办,审管办汇总筛后报分管领导审核,审核通过后进入问题库,视为被采用。根据解决难度、实用性等因素对采用的问题进行评估,设置问题线索分和问题悬赏分,分别归提供问题者和解决问题者,分值纳入绩效考核。
二是明确任务完成要求。问题被评估后,审管办以悬赏公告的方式征集问题解决办法。在申报期内,全院干警均可根据自身情况申请接取任务。个人或团队接取任务后,在规定的时限内按要求完成任务,将成果报送审管办。审管办对成果进行初审,初审不合格的发回修订;初审合格的,报分管领导审核;分管领导认为有必要的,提交党组会或审委会讨论决定。经分管领导审签或党组会、审委会讨论决定后,审管办以《审管建言》编发,全院遵照执行。
三是规定审管建言内容。《审管建言》是一种非正式过渡性文本,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时按期编发,分年度拉通编号,由审管办负责统一管理和资料归集。内容单一,以工作机制规范、具体法律问题的理解与适用、创新工作举措为主,以现有法律、规定、制度的汇总、细化、补充为辅,每一期只针对一个具体问题,不分难易大小。可采用条款规定、综合材料、指导手册、流程图表、数据表格等多种形式,坚持实用为主。
四是重视工作成果应用。承办人负责对运行情况进行长期跟踪,不断补充、完善实践中发现的漏洞和瑕疵。审管办根据任务种类,对任务成果进行分类、整合,形成系统化、集成化资源库。经过长期实践检验,能够行之有效的办法,形成文件或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开放、共享平台,进行资源共享,方便查询,加大应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