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蓬安法院:立案就行动 “云法庭”调解成功两起继承纠纷
作者:吕凤  发布时间:2020-02-22 11:25:07 打印 字号: | |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人民法院的应对体系和司法服务能力带来一场硬考验,“云上法庭”的启用,让法院做到了疫情防控和审判业务“两不误”。连续两日,蓬安法院民事审判庭法官收到案件就立即行动,在征得案件当事人同意后,利用“云上法庭”的无接触审判连线双方当事人,成功调解了两起继承纠纷。

叔侄争遗产 半个小时调解成功

据了解,原告姜某甲的哥哥姜某某于2020年2月15日病故后留下三张银行存单,金额共计25.7万元。姜某某生前未婚,也未育有子女,其父母以及除姜某甲以外的兄弟姐妹也均已去世,姜某甲及姜某某的侄女姜小乙、侄子姜小丙对姜某某生前多方照顾,进行了扶养,在其去世后也进行了妥善安葬,均认为自己应该领取姜某某这笔遗产,但是就遗产分割问题产生了分歧,遂诉请我院予以调解。

因疫情防控不方便到法院起诉,姜某甲通过网络在线提交了起诉状及证据资料,2月20日上午10点,该院立案庭登记立案后,快速分案至民庭法官,承办法官收到案件,立即通过微信视频与各方当事人进行联系,耐心仔细指导其使用“开庭”微信小程序。

11点,承办法官在审判庭中开启“云上法庭”正式开庭,双方当事人坐在家中,手持手机,通过微信小程序“开庭”加入到庭审中来。承办法官通过视频核实了案件的证据材料后,与各方当事人充分沟通,经过半个小时的“云上”调解,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了调解协议,原告姜某甲分得174000元,被告姜小乙分得53000元,被告姜小丙分得30000元,让双方当事人足不出户便解决了纠纷,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10万元银行存单无法支取 法院调解来帮忙

2月21日早上,民庭承办法官又收到了一起继承纠纷案件。原告付某的丈夫唐某于2020年1月31日去世后留下8张银行存单,金额共计10余万元。付某与唐某共生育两个子女:即被告唐某甲、唐某乙,唐某的父母已早于唐某去世。因银行存单系唐某的账户,双方当事人无法直接到银行支取存款,其经电话咨询法院工作人员得知,可在双方对分割遗产达成协议,由人民法院出具民事调解书进行确认后可将存款取出,遂原告诉请我院予以调解。

了解到案件情况后,承办法官立即联系该案当事人准备调解事宜。上午11点半,承办法官通过“云上法庭”视频在线调查了双方当事人的身份信息和证据材料,经过半个小时的调解,双方达成一致协议:被告唐某甲、唐某乙均自愿放弃其继承份额,10万元银行存款及相应利息全部归原告付某某所有。对双方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内容进行审查,确认合法后,承办法官通过“云上法庭”将包含调解协议内容的调解笔录发送给当事人签字确认,并将在视频调解结束后出具民事调解书。

    疫情防控以来,蓬安法院司法服务一直在线不打烊,利用“两微一端”等多方渠道推广“四川移动微法院”、“云上法庭”等线上服务平台,引导当事人在家中就能开展电子诉讼,保障诉讼参与人、来访群众、法院干警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权益,维护了当事人的诉讼权益。


 
来源:民事审判庭
责任编辑:张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