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是一片红色的土地。一锄挖下去,泥土呈褐红色,老人们称之为“红石谷子”。
“红土地”是生命萌芽的沃土,也是思想启蒙的源泉。南充作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后五万多名优秀儿女参加红军,近四万人血洒疆场。
穿过南充的大街小巷,一抬头,一幕幕热烈的红色映入眼帘。朱德的扁担为中华儿女挑起了明天,张澜的新式教育开妇女解放风气之先,罗瑞卿的嫉“腐”如仇践行着国民公仆的誓言。先辈们在这片土地上英勇斗争,奉献着一颗赤胆忠心。
先辈之努力,吾辈当自强。在党的领导下,蓬安法院人汲取红色力量,一路成长、日臻成熟。他们在烈日炎炎下淌过河、翻过山;在星辰未落时赶过路、挥过汗,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一步步脚印见证了他们在司法道路上的一点点蜕变。
在青山绿水间,有蓬法人跋山涉水送法到家的足迹。
段委法官在罗家法庭工作时,为向一起离婚案件的被告送达法律文书,兜兜转转5个多小时。警车在晨光透过的薄雾中出发,行驶一个小时后,遭遇了前路塌方,只好绕道而行。行至中途,又被一条大河阻拦,他们只好在渡口乘船,陆路换成了水路,乘船渡河,又从水路换成了山路,顶着烈阳翻山越岭2个多小时终于到达目的地。等到工作结束,已是黄昏,饥肠辘辘的他们午饭晚饭并作一顿,伴着落日余晖重新踏上了山路水路回家路。
河舒法庭姜琳法官,了解到当事人一直在治疗中,需要坐轮椅时,没有片刻犹豫,带着书记员到当事人家中,开展巡回审判。挂上庄严的国徽,一张桌子、两把椅子组成了简易的法庭,开庭、调解,一起矛盾纠纷就化解在了真诚为民的司法服务中。
在执行道路上,有蓬法人身披星光默默赶路的身影。
过年前夕,执行干警刘波半夜接到电话,得知被执行人周某的踪迹后,毫不犹豫,和其余三名干警凌晨出发,驱车数百公里前往自贡,蹲守在周某的家门口。靠着加厚羽绒服和保温杯里的热水御寒,等了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终于将周某抓获。
执行工作从来不区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有线索,他们一直在路上。饿了,啃一口自带的面包,困了,就在车上眯一小会儿,大家轮流换班,互帮互助,有苦一起吃,有线索一起查,不管多艰难都保持着昂扬的斗志和必胜的决心。
在打击犯罪中,有蓬法人坚守法治斗争到底的信念。
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活动开展期间,刑庭庭长李凯主动承担重任,审理多起涉黑案件。面对一摞摞的卷宗,李凯挑灯夜战、抽丝剥茧,每每工作到凌晨三四点,仅李某等20人的涉黑案就制作了289页、17万字的判决书,过度疲劳使他整整瘦了一圈,一米八的大高个仅仅只有120斤。
2019年的春节,刑庭的法官助理王亚丽是在医院度过的。繁忙的刑事工作,让本患有胃病的她又感染上肺炎,治疗了两个多月才完全好。心疼她的妈妈让她换一份工作,她却说,这份工作虽然累,但是我很喜欢。她期待,有一天自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审判人员,为法律事业奉献终身。
岁月无声、青史有痕。蓬安法院的故事继续还在这青砖瓦巷间一笔笔书写,写就一个个定争止纷的故事,写出一个个被红色精神滋养的坚韧法院人。
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今天,在座的每一位都是红色司法培养出来的南充好儿郎。昨天的公正审判,有你,今天的耐心调,解有他。明天,有我们一起踏上法治的新征程,用实际行动谱写司法为民新篇章,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