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张军院长关于“如我在诉”的讲话要求,抓实“公正与效率”,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4月24日,蓬安县人民法院举办“如我在诉·共话同心圆”主题演讲比赛,讲述司法为民故事,厚植为民情怀。
选手风采
《如我在诉,情同此心》
第一党支部 刘柯宏
“如我在诉”的法律意识中蕴含了中国司法的智慧与伟大力量,以同理心把“如我在诉”落到实处,在当事人的角度去思考,以求和当事人内心产生共鸣,找到纠纷解决的最佳点。“小案”办理要“情法交融”增温度。司法温度的标尺是“情”,要通过将心比心的每一句温暖话语、用心办理的每一起案件、积极救助的每一名困难群众,传递司法的温情,把“冷冰冰”的法条执行得“热腾腾”。
《如我在诉解民忧》
第二党支部 沈文慧
“在送达的路途上、在与当事人的促膝长谈中、在庄严的法庭上,无论是调解还是裁判,我们始终坚持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以‘如我在诉’的意识办好每一个案件。”对于司法人员而言,“如我在诉”不仅仅是境界情怀,更是责任担当。通过设身处地站在当事人角度去看问题,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更能做到法理情相融,更能推动实现“案结事了”。
《如我在诉,直抵民心》
第一党支部 孙荔萍
“如我在诉”就是为人民群众多想一点、多做一点,就是真正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落到实处。我院坚持用科技赋能,让数据跑路,大力推进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法院审执工作深度融合,采取低成本、少投入、可复制的模式,实现了当事人在立案、缴费、诉前领取文书、参加庭审、领取“三书”、诉讼退费、执行立案、领取执行文书、领取执行案款等环节可能跑9次到现在“可以1次不跑”的转变。
《案件执行背后的司法担当:公正与温情的交织》
第四党支部 何乾程
展望未来,我将继续秉持“如我在诉”的为民情怀,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到司法事业中去,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同时,我也呼吁大家要时刻关注社会热点和民生问题,积极投身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事业中去。用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的理念,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阳光。
《如我在诉,践行以人为本初心》
第三党支部 苟激光
所谓如我在诉,是一种换位思考,是把自己置身于别人的处境中,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理解他们的需求与诉求,这不仅代表的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指南。而“以人为本”,则是一种价值观,它强调人的尊严与价值,尊重它人的权利和自由,把人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我们司法人员来说,如我在诉,意味着需要我们在工作的每个环节,设身处地的去感受和理解当事人的立场和需求,通过换位思考,走进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将心比心,从心出发,将法治的温情传递到每一位当事人的心中。
《“如我在诉”画优公正司法“同心圆”》
《“如我在诉”画优公正司法“同心圆”》
第三党支部 蔡静
“如我在诉”就要站稳群众立场、走好群众路线。司法连着民生,每个案件都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全国模范法官”鲍卫忠每办一个案件就会多一个朋友,老百姓感慨他说话总是说到心窝子里;“双百政法英模”王勇“从公诉席上走下来,站在被害人,甚至是被告人的立场去思考他们的诉求”,引导老百姓了解法律、了解司法……广大法官、检察官们坚持“如我在诉”,就是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盯群众急难愁盼,用心用情化解每一起矛盾、办好每一个案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用心办好“小案件” 用情服务“大民生”》
第四党支部 沈闻名
在我们法院,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每天都会遇到群众之间发生的鸡毛蒜皮小事,虽然这些“小案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关系着“大民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小案”不小,连民生更连民心。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张军院长指出,人民法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秉持“如我在诉”的为民情怀办好每一起民生案件,运用同理心真正将案件做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
比赛结束后,由比赛评委为选手们颁发奖状。党组成员、副院长张乐对选手们精彩的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比赛进行点评。下一步,蓬安法院将继续讲好法院故事、传递法院好声音,全面展示法院队伍新时代新形象,深刻诠释法院干警的初心和使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的暖心、稳心、安心。